来源:生活百科 时间:03-19 09:26:11浏览0次
汉字厚重的历史文脉绵延,中华是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和世界文化宝库中迷人的瑰宝。2月17日至22日,“写意中国—汉字探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河南举行,全国网络媒体与广大网友共同探索文字起源活动历时6天,登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突破3亿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中国汉字热潮。中华记载和凝聚了民族历史风貌的古老文字,跨越历史长河,在互联网的世界里闪闪发光,等待着人们的品览。
中国河南出土的甲骨文字,是中国最古老的成文古典文献遗产,传承着中国的基因,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底蕴。在网络文化语境下,通过新的技术、新的手段对甲骨文进行传播和推广,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正如网友评论“古老的汉字萌生出新的魅力!”,通过“写中国——探索汉字的起源”这一在线主题的宣传活动,展现了中国汉字特有的形式之美和厚重的历史沉淀,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
前段时间,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省级新闻媒体记者来到河南安阳、鹤壁、濮阳、邓河、郑州等地,通过实地采访寻找“汉字”之源,欣赏“汉字”之美,品读“汉字”之韵,感悟“汉字”之魂……“甲骨惊天下”,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通过专题陈列可以看到甲骨文的发展与挖掘,在研究的全过程“网红打卡地”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独具韵味的殷墟文明与现代化数字多媒体技术碰撞“独特烟花”,中国第一部词典《说文解字收录了多少字。又如何架起旧文字与后世文字沟通的桥梁。在河南邓河许慎文化园“字圣”的家乡,你可以找到答案。安阳师范学院进入甲骨学信息处理实验室,甲骨学研究进入智能化时代,插上智能化的“翅膀”。
“起不来的中国汉字”系列海报、创意视频、Vlog、深度访谈……丰富多彩的网络媒体报道带着鲜活的温度,在网络空间掀起了“最潮中国模式”。在《甲骨文中的24节气》栏目中,网友们可以了解节气的字流。在“晒我的中文”微博的话题中,创作者们以书法、篆刻等形式共同参与传达汉字之美。许多网友沿着历史长河溯源,进行着“打卡”般的汉字寻根之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作为传统文化根源“汉字”的源头,甲骨文正悄悄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写意中国——汉字探源”的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华厚植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重要举措,作为全国开年六大重点项目之一,让网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沉浸式中华在文字的美丽中不断提高文化自信。
超越时空,解码文字中的中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也能为中国“汉字”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多的可能。我们共同努力,寻找汉字的起源,揭开几千年文明的“暗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中国汉字在新时代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作者:章艾威)
出处:光明网